良醫不枉此生
曾大德是我的高中同學,從小就沒有了媽媽,是曾爸爸一手帶大的。
不過嚴格來說,是兄姊一起把他帶大的,曾爸爸長年在海上打漁,是兄姊把他拉拔成人。
大德有七個兄弟姊妹,曾媽媽在生大德的時候,難產死掉了,曾爸爸一直沒有續絃。
大德爸爸是個漁民,從僱員做到漁船的主人,唯一的秘訣,就在勤與儉。
不過曾爸爸是典型的老一輩人,雖然對自己很儉樸,對旁人卻絕對不孤寒。念高中時,去大德他家作客,
曾爸爸的殷勤招待,至今難忘。
有天,大德帶他的爸爸來我的門診,因為咳嗽好幾個月了。
掀開衣服做身體檢查時,發現肚皮上有一道刀疤。問說這是開什麼刀?
原來,當年曾媽媽難產,他還在海上作業,沒趕上見太太的最後一面。
半為自責半為妻,唯有「杜康」能消愁,從此染上酗酒的習慣。喝不到兩年,有回大吐血,
同時肚子痛到不能動彈,被送到蘇醫師的診所。
蘇醫師告訴他是胃穿孔,需要緊急開刀。一聽到要開刀,曾爸爸二話不說,掙扎著要起來。
蘇醫師問說:「你要做什麼?」
「我回去吃藥就好了,一來沒錢,二來我還有七個小孩要養,萬一被你醫死了,誰來幫我養小孩。」
他想站起來,可是失血太多,臉色跟蘇醫師的白袍一樣白,那有力氣起來。
「錢先欠著,等你有錢了再付。萬一把你醫死了,反正我沒有小孩,你那七個小孩全歸我養。」
蘇醫師不慍不火地說。
刀開到一半,血漿不夠用,剛好血型相同,蘇醫師叫蘇太太捐血給曾爸爸。蘇太太捐完血,
臉色跟蘇醫師的白袍一樣白。
「沒有蘇醫師和蘇夫人,我那裡能活到今天。」老男人哭起來,跟小孩子一樣,涕泗縱橫。
「蘇醫師住在那兒?」這樣的醫界前輩,值得認識。
「每年清明節,我們全家掃完祖墳,還要去蘇醫師伉儷的墳前祭拜,已經快十年了。」大德插嘴說。
聽了,默然。當醫師沒有能夠認識到這樣的前輩,遺憾。診斷出來,曾爸爸是末期肺癌,
治療了大約一年左右,就過世了。
他的遺言是,跟蘇醫師伉儷葬在同一個公墓,子孫掃墓時,需同時祭拜蘇醫師伉儷。
因為蘇醫師沒有子嗣,怕他們夫妻的墳墓會荒蕪。
用「不枉此生」來形容這位未曾謀面的蘇醫師,應該當之無愧。
(作者:黃冠誠.台灣..血液腫瘤科醫生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