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|
你幫過多少人 真正大師不是擁有最多學生的人,
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大師的人,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領袖的人。 這一生不在於『你超越多少人』,
而是你協助多少人不斷超越自己。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:不在你贏過多少人,分享是一種成就。 冠軍獎是四十吋彩色電視機。
競逐者來至全國各地,
其中不乏教授、大學生、上班族甚至家庭主婦等, 答案是無所不包,創意是無奇不有。決選的結果出乎意表;由一個小學生雀屏中選。
的確,誠如評審給於一致的評價:分享的快樂,遠勝過獨自的擁有。
第一名總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。 有一次,柏濟意外地生了一場大病,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。 有人私下為諾貝爾感到高興說:「柏濟生病了,以後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!」 到了學期末了,柏濟的成績還是維持第一名,諾貝爾則依舊名列第二名。 諾貝爾長大之後,成為一個卓越的化學家,最後更發明了火藥而成為鉅富。 當他死後,並將他所有的財產全部捐出,設立了知名的諾貝爾獎。 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孳息,獎勵在國際上對於物理、化學、生理、醫學、文學、 經濟及致力於人類和平有所貢獻的人。 因為諾貝爾的開闊心胸與樂於分享的偉大情操,他不但創造了偉大的事業, 也留下了後人對他的永遠懷念與追思。
從諾貝爾的故事中,我們獲得一個深沉的感受,諾貝爾的成功, 絕非只靠他的聰明才智而已,更重要的是他的心胸氣度與分享的態度。 真所謂:「格局決定結局、態度決定高度」是也!
論力氣,它比不過大象;比速度,它比不過獅子與老虎;
比靈敏,猴子有過之而無不及。 泰山之所以在森林稱王,不是依賴武力與體力,他靠的是關係! 他和每種動物交朋友,關心他們也照顧他們,所以大家都喜歡他。 所以當泰山有急難時,
大叫一聲:「喔耶喔!」每隻動物都出來,樂意幫忙他。 泰山的叢林法則,其實也可以運用到現實的社會中,我們可以發現, 真正成功的人,絕不只靠自身的實力,其實他更懂得整合人際資源,進而創造更多價值。 我們能夠去了解可運用的資源,去發展良好的關係。一旦整合發揮,人人都會叫你第一名喔!
|
||